第一百三十四章设障-《三国:汉中祖》


    第(3/3)页

    当然亦有相同之处,南郡之战周瑜派遣甘宁袭击夷陵,曹仁前去救援,周瑜在道路上布置障碍,回军的路上曹军不得已放弃数百匹战马,被吴军空得。

    由此可见,善用兵法者,常能举一反三,而不是局限于此。

    孙权这才放心下来,拍着船墙,笑道:「元逊谋划精彩,有大将之略。今败于蜀人之手,又有何妨?其不过识得水战皮毛而已,其若入水攻我,必再遭夷陵之败。且虽亡张承,但朕喜得元逊也。」

    诸葛恪在军事上的表现,却是让孙权颇是欢喜。四大都督之中前三位周瑜、鲁肃、吕蒙皆是淮泗之人,可到后面江淮人才凋零,只得推出江东士族的陆逊作为都督。

    加之安丰、襄阳兵败,江淮将领折损严重,江东士族保守派抬头,若非此次陆逊主动希望占据襄樊,要不然孙权也难以出兵。如今诸葛恪的出现,让孙权看到

    重新平衡江淮、江东二地将领军权的希望。

    说着,孙权指着诸葛恪,笑着问陆逊道:「伯言,元逊兵略如何?可有称道之处?」

    陆逊看了眼自满的诸葛恪,沉吟说道:「启禀陛下,元逊之谋出众,只是行事之间还需稳重一二,方可统大军也。」

    诸葛恪听闻,不以为然地笑了笑。在他眼里陆逊也不过逞了夷陵之战的威风,才有今日之局面,当时若自己在场,又岂能不如乎?

    孙权到也没多想,而是叮嘱说道:「上大将军所言极是,元逊当谨慎、稳重为上,日后方能成为我大吴国柱。」

    孙权已经下定决心了,此次回国之后,还需控制下江东将领在军队中的影响力,诸葛瑾老迈又不精通兵略,当初扶他上位为大将军也有不得已之势。若吕蒙尚存,又何需如此。

    诸葛恪虽刚愎自用,但为人颇有才智,又通兵略,可以大用,平衡两方局势。当然亦是为太子培养心腹之人。

    「诺!」诸葛恪应道。

    (今天努力三更~)

    PS:知晓水战者少之又少,恰巧某生活海边,能结合战役案例,写写皮毛。

      


    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