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百三十四章中宫-《三国:汉中祖》
第(2/3)页
说着,刘禅搂紧夏侯徽的腰肢,感叹说道:“近岁以来宫中事务杂乱,若无夫人为朕分忧,朕又岂能专心国事,倒是辛苦夫人了!”
闻言,夏侯徽心中颇是欢喜,月牙般的眼睛望着刘禅的脸庞,说道:“能为陛下分忧,实乃臣妾福分。”
自张皇后去世后,宫中事务无人打理,嫔妃间偶尔出现了纷争,吴太后出面调解。所幸的事,刘禅的宫中嫔妃不多,部分夫人也老了,难以以色悦君,故而也不指望能得多大的宠幸,刘禅能偶尔来看看她们,也心满意足了。至于宫内的争端纠纷,常发生在刚入宫的阴氏姐妹花与其他年轻的嫔妃了。
话虽然如此,但吴太后始终代替不了皇后的职能,如宽慰死伤士卒家卷以及维系着刘禅与大臣的关系,在张皇后去世后便无人为之。此前刘禅曾试图让太子之母王夫人打理这些,歌姬出身的王夫人对这些事务手足无措,做事不清。
刘禅思索一番后,才让夏侯徽出面处理宫中事务。其果然不负刘禅的期望,出身名门大家,雅有识度的夏侯徽将这些事处理得井井有条。公正而又善解人意的处事风格,内令宫中嫔妃心悦诚服,外使臣民敬佩爱戴。
刘禅搂着夏侯徽坐到榻上,端起茶盏,好似随口问道:“朕刚刚在路上,听侍从唤中宫,不知中宫称谁?”
中宫者,代指皇后。因皇后的宫室建于子午线上,位于后宫的中心,因而称之“中宫”。
夏侯徽眨了眨眼睛,致歉说道:“此乃称呼臣妾也。宫内侍从不知尊卑礼仪如何,随意称呼,望陛下请治臣妾之罪。”
刘禅放下茶盏,伸手握住夏侯徽的柔荑,笑道:“朕随口一问而已,中宫也好,娘娘也罢,一个称呼而已。夫人能与朕同舟共济,便是足也。”
听得刘禅如此贴己的话,能言善道的夏侯徽反而是有些不知所措,暖流从心底涌上来。夏侯徽缓了缓情感,郑重答道:“君作磐石,妾为蒲苇,当是不改。”
闻言,刘禅吐了口浊气,说道:“自皇后病故之后,朕再无贴己之人,如今在夫人身侧,朕颇感舒适。今后若迁都至长安,夫人便尊为贵人,居住中宫。”
夏侯徽低垂眼眸,贴心说道:“陛下,此恐与礼法不妥。中宫者,皇后之所。今陛下已立太子,其太子之母乃王夫人,妾非皇后,仅是贵人,若居中宫,不仅与礼不合,且恐使太子及王夫人会有他念,不利朝局。妾当还是另居他地,中宫仍可闲置。”
听着夏侯徽这么说,刘禅心中反而不是什么滋味。让贵人居中宫,本无先例,以夏侯徽目前的情况,册封其为皇后,亦未尝不可。只是刘禅还是放不下张皇后,或是说刘禅还不想忘记张皇后。
许久之后,刘禅开口说道:“既然如此,倒是委屈媛容了。”
夏侯徽微微一笑,说道:“能在陛下身侧,便是足矣。身外之物,不足为道。”
顿了顿,夏侯徽换了一个话题,说道:“敢问陛下,我大汉当何时迁都?”
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