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百三十七章迁民-《三国:汉中祖》
第(2/3)页
廖立哈哈一笑,掩饰自己脸上的尴尬之色,说道:“允南错解了,立不过欲随口问问,岂能真欲让君为某修饰。”
“如此便好!”
走了半晌,廖立说道:“此事,君能不载否?”
“不能!”
廖立:t_t
《汉纪·蒋费董廖吕传》:“立欲饰言行,故问谯周,周言:“某职当载笔,记录国事,当以公正,岂能饰之?’立又问:‘此问能不载否?’周答:‘不可’。”
此问之后,二人分道扬镳。谯周履行自己作为太史令的职责,廖立则是继续为刘禅整理奏疏。
对于臣子间的私事,刘禅自然不知,此时的他正在与蒋琬、关兴二人会面,由刚抵达宫内的谯周记载君臣三人的言行。
刘禅将关兴的宫城营造方案让人送到蒋琬面前,问道:“蒋卿,迁都方略已有,朕欲在明岁秋冬之季迁往长安,不知卿以为如何?”
说着,并让关兴给蒋琬再详细介绍一遍。蒋琬看着巾帛上的内容,听着关兴的讲述,已对迁都方案有了大体上的了解。
蒋琬合上巾帛,答道:“臣以为安国之策,端是可行。另置行新宫,外建新城墙。待天下太平或中原一统之时,可择新地另建长安城,以示我大汉声望。”
刘禅微微颔首,继续说道:“迁都方略已定,迁都时间已有。然朕忧长安百姓不足,难以供养京师,故欲迁百姓至长安。卿为司徒,秉持国政,了解国事,卿以为当迁多少百姓或是如何迁之?”
此前刘禅让关兴前往长安制定迁都的方略,又让司徒蒋琬负责解决迁都所产生的人口问题。今长安迁都方略有了,是时候询问蒋琬如何解决长安城人口不足的问题了。
蒋琬沉吟少许,说道:“陛下,此事易尔!关中百姓自后汉末年战乱以来,奔入巴蜀者有数万家之众,如翼侯(法正)、孟达、庞羲等人皆为北地士人。刘焉以其为援,募其众为兵,号‘东州兵’,遂定巴蜀内乱。”
“至今东州留于巴蜀者仍有数万家之众,我大汉若能使数万家百姓重回关中,长安人口将是无忧。其三辅及北方豪强士族者,可强令其入关中重回祖籍;籍贯为三辅之民,可用利诱之法,诱其北上长安。”
董卓乱政加上郭李之乱,整个司隶乱成一锅粥,大量的百姓、士人涌入巴蜀。蜀汉国内除了耳熟能详的法正、孟达、庞羲外,还有射氏兄弟、上官胜、郄揖、裴俊等大大小小的北方司隶士人。
这些人在刘焉时期就入蜀,在蜀地盘踞多年,已经扎下根基来了。如果将他们以及三辅百姓迁回关中,关中缺乏人口的问题,自然也就逐渐解决。而且将他们迁至长安或者关中,其阻力也是最小的。
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