番外十-《六零年代大厂子弟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1/3)页
    番外十
    黄轩也没想到对方公司的副经理会亲自找到酒店来。
    毕竟,    之前约见对方时,又是预约又是登记的,    见面流程麻烦得很。
    “他过来能有什么事?
    总不会是为了跟咱们谈合作的吧?”
    听到翻译带回来的话后,    黄轩就一直在房间里转悠,拿不定主意。
    他觉得按照对方这两天的做派,不太可能向他们低头妥协。
    “你不是说了嘛,    资本主义国家就认钱。”
    戴誉轻笑道,    “估计还是看在钱的面子上吧。
    反正咱们是一定要买到成套技术的,他们自己赚了这笔钱,    总比让德国人赚了好。”
    黄轩本身是很要面子的人,    所以对于英国人这种主动服软的行为很不能理解。
    “这位史密斯先生亲自过来了,    咱们是不是得跟领队和几位领导汇报一下啊?
    由他们出面去谈。”
    戴誉沉吟片刻说:“咱俩先去会会他,    确定了他们公司真的可以转让整机的生产技术,    再对领队汇报也不迟。”
    “这样能行嘛?”
    黄轩心里打鼓。
    “有啥不行的,    你看隔壁夏厂长还带着翻译约谈了发动机公司的一个销售人员呢。”
    戴誉安慰他,“我自己一个人去不行,但是咱俩一起去肯定没问题。”
    瞅了一眼背对着他们整理资料的翻译,    戴誉压低声音说:“各个厂的代表都想为自己厂里争取利益,    咱们厂的直升机跟那些战斗机相比根本不占优势,    唯一的优点就是足够落后。”
    黄轩嚷嚷:“你说的这是啥话,    这不是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嘛!”
    戴誉瞪他一眼,    示意他小点声:“咱俩都不是负责直升机项目的,对直升机技术水平的评价应该更客观一些。
    对比了这么多家公司的产品,    你总不能继续对咱们厂的直升机闭眼吹吧?”
    黄轩不吭声了,    确实没法胡吹。
    直升机不是他们二机厂的主打机种,    在科研经费的支出上远没有水上飞机和运输机等机种多。
    这些年一直是仿制四五十年代的苏联机型,此间虽有改进,    但是并没有什么技术上的突破。
    “领队的选择有很多,哪方率先谈拢了,他就会优先考虑引进哪个。
    而且他们现在正纠结与外方公司合作研制新型歼击机的事情,根本不可能抽出时间跟史密斯详谈直升机的引进问题。”
    戴誉小声说,“对于咱们厂来说,这是一次好机会,但是这个机会只有一次。
    咱们要是不把工作提前做好,领队那边恐怕没什么耐心。”
    黄轩琢磨了一下,领队还真有可能看不上直升机这个项目。
    他们这次来欧洲,虽说对军用和民用的飞机都要参观考察,但是领导的工作重心明显是放在军用产品上的。
    他们搞航空工业的,多少都知道一些国际国内的形势。
    远东地区被邻国部属了一千多架战斗机,而且都是最新型的战斗轰炸机和中型战略轰炸机,在航程和载弹量方面都相当出色。
    这会儿两国关系紧张,我们不可能被动地受人威胁,所以从外国购买战斗机,甚至是合作研发新型战斗机就是迫在眉睫的事情。
    “走,咱们先去会会这位史密斯先生。”
    心里有了决定,黄轩便不再犹豫,穿上外套便率先出了门。
    戴誉二人是在酒店的咖啡厅与史密斯先生见面的。
    史密斯是一位身高腿长的小胡子先生,棕色西装下的身形十分挺拔,再配上一副金丝边眼镜,看上去就有一股不列颠上层精英的精明劲。
    好在为了入乡随俗,戴誉等考察团的代表们也是穿着西装来的。
    最起码在衣着打扮上没有太过逊色。
    翻译尽职尽责地在帮着双方打招呼寒暄。
    史密斯客气地招待几人入座,又招呼侍应生帮他们点了咖啡,整个过程显得十分礼貌绅士。
    来了欧洲十多天,黄轩已经在商务场合中喝过好几次咖啡了。
    不过,几乎每次都是捏着鼻子灌下去的。
    这会儿见到这杯中药汤子又被摆在了自己面前,嘴里便不自觉有些发苦。
    戴誉瞥见他的那副隐忍表情就想笑。
    黄轩来了欧洲以后对什么都好奇,每次发现新鲜吃食都要尝试一下,而且对所有食物都接受度良好。
    但是唯独对咖啡喜欢不起来,每次喝完都要回到房间反复漱口。
    帮他重新点了一杯白开水,然后对史密斯抱歉地笑笑,用英语说:“他晚上不能喝咖啡,会影响睡眠。”
    “有些人刚开始接触咖啡的时候,确实容易失眠。”
    史密斯露出理解的表情,又看向戴誉面前的咖啡杯,语气温和地说,“看来戴先生来了英国以后,适应良好。”
    而后两人针对各自国家的饮食和文化畅聊了一番。
    黄轩偷偷瞟一眼手表,眼瞅着时间已经过去半个小时了,这俩人却一直没有进入正题,还在说英国的炸薯条。
    他心里有些着急,在桌子下轻轻踢了戴誉一脚,示意他赶紧说正事。
    然而,戴誉却不为所动,像是没感觉到他的动作似的,继续老神在在地跟对方闲聊。
    直到黄轩已经开始怀疑他是逮着机会跟老外练习外语的时候,终于有人率先打破了这个局面。
    要说着急,其实史密斯比黄轩还着急。
    但是谈生意就是这样,他也想从对方的谈话中掌握一些消息。
    不过,看对面人不紧不慢的样子,似乎真的完成了考察任务。
    刚刚对方甚至还向自己咨询了这座城市的几个著名景点,据说从明天开始,他们可以去景点逛逛了。
    史密斯斟酌片刻,才语气振奋地说:“戴先生,黄先生,我这次过来是有个好消息想要告诉你们!”
    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