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56.水至清则无鱼-《重启三十岁人生周大林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1/3)页
    冬天冰封的水面之下,鱼儿缺氧,活动缓慢。
    这会儿突然有了一个可以上到水面来呼吸的窟窿,鱼儿们自然就会往窟窿这里跑。
    两个人把鱼钩上钩上饵料,坠入冰窟窿里面,各自坐在窟窿边上,等着鱼儿上钩。
    很快,    向总就钓一条一斤多沉的草鱼上来。
    周大林看看说:“这个太小,不够咱们俩吃的。”
    向总就说:“不着急,这水库里大鱼不少,去年冬天,我曾经钓起过一条黑鱼,八斤半呢。”
    快到中午的时候,    周大林就钓一条三斤多沉的鲤鱼上来。在窟窿里溜了好一会儿,那鱼才没了力气。他慢慢收了鱼线,    把那条鲤鱼扯上来。
    “就它了。”他对向总说,    “咱们今中午就用它当酒肴。”
    说着话,他把那条鱼在冰面上摔晕了,拖到外面去收拾干净了,再用锅装了窟窿里面的清水,把鱼放进锅里,点上煤油气灶,盖上锅盖。
    “这才叫原汤化原食。”他就开玩笑说。
    坐着一起钓鱼的时候,两个人还是在聊管理的问题。
    向总也想按着周大林的办法,建一套独立于企业之外,直属于自己的监管系统。可是,企业的性质,决定了他这样做,不符合原则。
    西北化工有董事会、监事会,还有纪委,他把这些职能部门甩开,单独搞一套管理体系,    是没法跟上级解释的。
    “我也知道诸葛亮累死五丈原的故事。”他就感叹说,“可是,    过度放权的结果,就是滋生腐败。那些监督部门,基本等同虚设,就会玩字眼儿扯皮!”
    关于这个,周大林也爱莫能助。他太明白这种企业的弊病所在了。
    向总就继续说:“没有行之有效的监管机制,放权显然不行。可是,集权的弊端太大。不仅仅是我个人辛苦的问题,主要还是就像你说的,管的下面太严,下面的能动性就会逐渐消失,不管做什么事情,都要看我的脸色,屁大点的事情,也要请示我。我也不是神仙,三头六臂,又哪能面面俱到?结果就是在许多问题上错失良机,失去了很多的发展机会。”
    向总是有感于周大林可以放手让手底下自由工作,    联想到自己的事无巨细,才说了这么多的公司内部问题。
    对于西北化工来讲,    周大林属于外人,而且和公家没有任何干系,他守着周大林说说心里的苦闷,倒不至于产生什么不良后果。
    打西北化工的主意之前,周大林肯定要对向总这个一把手做些调研,做到知己知彼。
    第(1/3)页